您好,欢迎来到纱线网! 请登录 免费注册加入
热搜棉花混纺纱彩棉长绒棉棉布人棉纱棉纱纱线
纱线网 > 资讯 > 行业动态 > 正文
纺织业“两化融合”水平跃升
2023-03-23 09:11:05 来源:中国纺织报

“纺织行业的发展韧性和竞争力,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多年来两化融合的持续深化和行业数字化能力的稳步提升。”在日前举行的中国纺织行业两化融合大会上,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秘书长夏令敏说。

2022年,我国纺织业、化纤业、服装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同比分别增长4.7%、21.4%和25.3%,行业投资实现平稳增长。我国纺织品服装出口总额达到3409.5亿美元,同比增长2.5%。这连续三年超过3000亿美元,充分表现出我国纺织业的韧性和竞争力。

两化融合赋能产业发展

“纺织行业是最早开展两化融合实践的行业之一,数字化转型取得积极进展,特别是在数字化设计工具应用、个性化柔性定制新模式以及工业互联网平台建设等方面,都走在全国前列,化纤、棉纺、毛纺、印染、服装等领域一批数字化工厂进入全球先进行列。”工业和信息化部消费品工业司一级巡视员曹学军说。

中国纺联不久前发布的《纺织行业数字化转型发展报告》指出,纺织行业持续推进两化深度融合,鼓励发展以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为核心的技术、应用与模式创新,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为纺织行业转型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撑。

“近年来,企业数字化建设快速推进,行业两化融合指标稳步提升。截至2022年12月,纺织行业两化融合总体发展水平评估指数达到57.1,生产设备数字化率达到55.6%,数字化生产设备联网率49%,智能制造就绪率为14.6%。”夏令敏谈道,两化融合总体水平跃升趋势明显,深化新一代信息技术与纺织工业融合发展,推动纺织全产业链数字化转型,是纺织行业构建新格局,形成新型现代化产业体系的重要举措。

“针对印染面料贸易、织造研发、染色加工等环节存在的行业痛点,公司打造了织染贸全流程数字化协同平台等,以柔性供应链的‘智造’系统,有效实现了企业的敏捷、柔性、精益生产,做到了织造智造、印染智造、贸易智联。其中,织染贸互联网云平台,采用‘平台+APPs’应用模式,统一数据平台和APP应用平台,有效解决了传统烟囱式垂直应用带来的信息孤岛和数据融合问题。”佛山市南海天富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刘端武介绍说。

近年来,我国纺织行业人工智能、数字孪生等技术创新应用取得新进展。雅戈尔、新凤鸣等企业打造5G全连接智慧工厂,实现智能机器人检测,智能IGV等应用场景,构建全感知系统,为企业带来了实质性效益。

此外,纺织行业的工业互联网平台建设和应用取得显著效果。“以福州长乐区纺织工业互联网平台为代表的区域平台、浙江省服装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为代表的跨产业园区协同平台、天富纺织印染工业互联网为代表的专业型平台和以环思工业互联网平台为代表的综合性平台,在设备连接数量、APP服务功能、机理模型构建、服务企业数量等方面都有显著提升。”夏令敏说。

值得关注的是,近年来,我国纺织行业的数字化公共服务能力得到了全面提升。夏令敏表示,当前,重点产业集群的数字化服务体系正在建立;中国纺织大数据中心也逐步落地;纺织服装企业数字化转型公共服务平台已初步建成,正加紧推广应用。

数字化转型大有潜力

“自动化、数字化设备与工业软件是两化融合的基础。”曹学军说,“当前纺织主要新设备基本实现数字化,但部分关键部件进口依赖度高,影响智能化水平提升,存量设备还有很多‘哑设备’,专用软件不能满足工艺要求。”

《纺织行业数字化转型发展报告》也提到,纺织行业尽管近年来在数字化、网络化方面取得了较快的发展,但总体应用覆盖面和应用水平依然偏低。

数据显示,2021年,纺织行业生产设备数字化率和数字化设备联网率分别是53.6%和46.1%,关键工序数控化率41.7%。以棉纺行业为例,我国棉纺行业产业规模约1.1亿锭,而先进数字化产线产能仅有1000余万锭,智能化演进发展的基础依然薄弱,面临着大范围、深层次的数据采集能力、异构数据的协议转换与边缘处理能力不足的问题。

“以印染行业为例,为实现行业高质量发展,印染产业亟须走数字经济模式的创新升级,进一步提高行业创新能力。而数字化管控模式,最终是实现对产品生命周期全过程的协同决策与优化管控。”广州工业智能研究院研发中心副主任王志广谈道,“目前,纺织印染企业,平台系统以ERP、MES等管理软件为主,集成数据集、知识库和业务组件池,实现业务和生产协同优化的行业专业工业互联平台稀缺。”

此外,我国的纺织企业大多地处乡镇,且相较于高新技术行业待遇水平整体偏低,人才难招难留,专业人才短缺,特别是既熟悉纺织业务又熟悉信息技术应用的复合型技术人才更加匮乏。另外,纺织行业的中小企业数量庞大,而资金、技术、人才更倾向于向大企业集聚,中小企业特别是小微企业在技术、人才等方面面临困境,两化融合相关资金投入明显不足,是普遍存在的问题。

“纺织行业推进两化融合,实现企业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对应对当前全球复杂外部环境,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极其重要。”曹学军说,“两化融合、数字化转型是不断演进长期推进的过程,虽然纺织行业两化融合已经有一定基础,但也面临存量设备改造难、企业基础薄弱、人力资源与资金约束大、用得起用得好的系统解决方案不多等难题,必须更加注重实用性,提升企业的获得感,也需要企业、行业、各级政府合力推进。”

融合创新服务高质量发展

“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指出‘加快发展数字经济,促进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数字产业集群。’这为纺织行业加快推进数字化转型,构建纺织现代化产业体系,实现高质量发展提出了明确的目标要求。”夏令敏说。

“顺应消费升级新趋势,坚持‘数字化转型、融合化创新’理念,扎实做好‘强链补链’‘数字赋能’‘融合共享’文章,射阳的纺织行业正在全力推动纺织产业向‘微笑曲线’两端延伸。”江苏省射阳县委书记吴冈玉谈道,“当前,射阳纺织行业正在实施棉纺织产业智能提升工程、印染产业绿色转型工程、纤维新材料产业集聚发展工程、成衣家纺品牌企业培育工程。力争到2025年,实现终端产品开票销售100亿元以上。”

“要进一步强化公共服务,为中小企业的数字化转型提供精准的服务。重点产业集群地区要进一步完善数字化服务体系,发挥已有的数字化公共服务平台的作用,为中小企业提供看得见、摸得着,实实在在的数字技术应用服务。”夏令敏说,“企业在数字化转型过程当中要注重实效。要通过数字技术的应用,解决企业自身存在的问题,要补短板、强弱板、延长板,为提升企业的竞争能力服务。”

中国纺联信息化部纺织行业数字化首席专家翟燕驹认为,要做好纺织行业的两化融合发展,就要大力推动纺织企业数字化改造,持续提升生产装备、关键工序等数字化水平,提升生产要素互联互通能力。

在工信部发布的“5G+工业互联网”的20个典型应用场景和10个重点行业实践中,纺织行业被确定为开展重点行业实践的试点行业之一。曹学军表示,对于广大中小纺织企业,要突出需求导向、问题导向,以小、轻、快、准方案,推广数字化应用场景。

“不同细分行业,也有不同的实施重点。化纤纺纱企业,重点是推进生产过程连续化数字化和在线监测,服装家纺等终端企业,要注重需求预测和资源的高效匹配,重点是生产的柔性化定制化,仓储物流自动化智能化。”曹学军说。

在翟燕驹看来,做好纺织行业的数字化改造,要推广应用行业数字化关键技术,提高研发设计、生产过程监控、运营管理、售后服务等方面工业软件在企业的应用覆盖率。提升企业数字化集成应用水平,加快建设数字化、智能化生产线与生产车间。

“比如棉纺行业的数字化改造重点在质量管控和提升劳动生产率等方面;印染行业重点在提升染色的成功率和节能降耗等方面;服装行业重点在加强研发设计、生产制造、市场营销的协同等方面;化纤行业重点在质量检测、追溯和车间物料的传送、产品自动包装等方面。”翟燕驹说,“此外,还要引导集群建设服务区域纺织产业的工业互联网平台,强化数据采集、挖掘和创新应用,提升集群在产业链图谱、企业数字画像、经济运行分析、绿色双碳、市场监管等方面的管理与服务能力,并打造纺织行业工业互联网示范基地。”


【版权声明】秉承互联网开放、包容的精神,本网欢迎各方(自)媒体、机构转载、引用我们的原创内容,但请严格注明来源;同时,我们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将版权疑问、授权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信息,发邮件至db123@netsun.com,我们将第一时间核实、处理。